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建築特色

字級: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

 博物館建築由孫德鴻建築師設計,設計理念發想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臺。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分別為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以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構築而成。

 

全館凹立於地下一點五米,觀眾入館前,經歷一段向上後再緩緩往下斜伸的坡道,象徵走入考古學家發掘的地下寶庫。

 

本館建築最吸引人之處是「鯨背沙丘瞭望臺」與傾斜不正的「考古八角塔」。鯨背沙丘瞭望臺象徵海中的鯨背與十三行人當時生存的沙丘,可以從館外地面拾階而上,觀賞夕照、淡水河海與觀音山之美景。傾斜不正的考古八角塔則象徵毀壞的遺跡與無法還原的歷史真相。

 

博物館建築於2002年榮獲「臺灣建築獎」首獎、2003年獲「遠東建築傑出設計獎」,2014年獲「國家建築獎」金獎之文化教育及公共建築類金獅獎,值得細細探索。

十三行外觀圖片

鋼構建築象徵海,所有的結構軸線均以放射狀指向海洋斜緩的屋頂象徵過去十三行人生存環境中的沙丘或海中凸起的鯨背山與海的交會處,是一座連結過去與現在、代表時間軸的斜倒八角塔三層樓的清水混凝土建築,象徵山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