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媒體報導(108年)

字級: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

【專欄文章】清法戰爭 歷史再現 系列專題(十五) 滬尾之役135周年研討會 從考古談區域史

1884年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是清廷在臺灣的唯一勝仗,今年適逢滬尾戰役135週年,以1884滬尾─清法戰爭滬尾之役計畫,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獲文化部「再造歷史專案計畫—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歷史場域重現計畫」補助專案中,10月25至27日在真理大學活動中心音樂廳舉辦「清法戰爭滬尾之役135周年國際研討會」,來自法國、比利時、日本、中國及台灣20餘位專家學者及400餘位學員齊聚一堂,以各種觀點和視角,深入頗析該戰的意義外,也以現今地方文史重新連結在地人民與土地和歷史的記憶,提供未來之路。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教授劉益昌,他以「從考古學談區域史研究-以清法戰爭及淡水為例」為題,從考古學的視角出發,談清法戰爭及淡水河口的發展歷程。劉益昌表示,戰爭的考古研究又稱衝突考古學,因為是從人類學、考古學的觀點來看人類歷史中的衝突,所以會著重在那時期的戰場與人員,他說:「考古學家就如同文盲,因為需要認識的是非文字陳述的記載,所以要透過耙梳各種文件、文物,將那時代的事情儘可能地完整呈現,所以,從戰爭行為中,無論在據點、營地或是戰場上,都應被認知為社會的一部分,透過戰略及遺跡的分析,可反映當地和當時期更大的文化理念與導向,以讓後人描繪和傳承。」

 

劉益昌說明,淡水,自五口通商以來,無法自絕於國際化影響,數百年以來,作為國際商港的淡水是國際化的入口、從海權時代以來歷經多國殖民的政經發展,見證北臺灣的歷史發展,為這個純樸的小鎮增添異國色彩。大約在西元1570年前後,明朝官員認為臺灣有淡水、基隆、北港3個重要的港口,近年在淡水出土的考古遺跡,甚至發現約12世紀末的宋元瓷器,與古日本琉球出土之文物相似;臺灣作為南島民族可能起源地的同時,淡水正蘊藏著豐厚的文化資產與歷史,而清法戰爭之滬尾戰役的場域,是由水域及陸域共同構成,恰好符合考古學陸域與水下考古的範疇,可以說是考古研究得以深入的場域。

 

從現存的文獻歷史、殖民建築結構、當地居民保存的集體記憶,以及水下考古的既有基礎,劉益昌認為,若再輔以考古學的研究方法,將可以建立滬尾之役的完整研究,其中包括當代地圖與古地圖進行地形上的視域分析,他舉例,以「綜合視野的陸上與水下考古學的整體研究」為題,不但可進一步探討清軍與法軍的對峙路線、砲火集中區域、可能的戰場遺跡外,也能建構當時戰事防禦工事編派的合理性;他指出,「微小物品的文化研究是注重個人生命史的微觀研究,特別是透過出土物件來理解個人在整體事件中的角色與地位,這可輔助歷史學研究中所無法體會的細微部分;他進一步說,從「多元綜合視野的文化資產研究」來看,除了地上的建築研究,更不能忘記地下可能保有的文化層,也應從文化景觀的角度出發,有形的戰爭塑造出無形的記憶,這正是當代文化資產中積極從事的無形文化資產。

 

 

除此之外,劉益昌分享,戰場行為應是人類行為中最有組織性,預先規劃好並且嚴格管制的,從戰役後的文化遺留物可以反映當時的戰術活動以及軍事行為,他建議可以英國「他山之石」為案例,作為滬尾之役遺跡的未來研究方向。他主張,清法戰爭遺跡遍布基隆、雲南、越南,但就以滬尾最為特殊,得天獨厚的地形及歷史發展脈絡,成為淡水重要的文化資產,而後續這些相關的歷史研究,應該由地方主導結合人民與土地的故事,將屬於淡水的記憶持續傳承。(文/林雨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