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媒體報導(108年)

字級: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

【專欄文章】清法戰爭 歷史再現 系列專題(八) 撤基援滬 劉銘傳保住台北城

・基隆自有天險 即時兵援淡水扭轉戰事

在法軍攻臺之前,劉銘傳分析法軍動向,研判台南因水漲,船艦不能泊岸;而且法國遠東戰艦僅能裝載14天煤炭用量,一旦用罄,軍艦在海上也如同無用漂流物,預測基隆煤礦必然是法軍意欲染指之處。果不其然,法軍馳向北台灣,這是劉銘傳在清法戰事中,第一項判斷正確的重要決策;其次,當法軍同時向基隆、滬尾武力逼近時,劉銘傳作出第二項事涉勝戰關鍵的重要決策。

 

依據劉銘傳親筆致書孫開華與李恩,原先並無撤離基隆軍力援助滬尾之意,謂:「基隆兵力尚不足,不能派隊馳救,現已調新竹之武毅右軍左營赴滬助戰。基隆今日剛獲勝仗,諸將們不肯拔隊,沒辦法分出兵力,請再堅守一兩日之,以顧全大局。」但是通商委員兼辦滬尾營務的李彤恩,三次飛書向劉銘傳告急,認為臺營多不得力,也就是對孫開華沒有信心。劉銘傳忽然拔營撤回台北府城,主要是為回保台北府城,並非增援淡水。

 

劉銘傳的決策轉彎之關鍵在於孤拔突然改變主攻方向後,滬尾守軍不多難以招架,於是飛書向劉銘傳告急,劉銘傳考量的是基隆有獅球嶺等險要可以扼守,但是滬尾距離屯聚糧餉的台北府城僅三十里,沿途又無險可守,若是滬尾失守,法軍延著淡水河而上,則台北城大勢已去,無法挽回,「軍裝糧餉,盡在府城,滬口除沉船外,臺脆兵單,萬無足。倘根本一失,前軍不戰自潰,必至全局瓦解,莫可挽回。不得不先其所急,移師後路,藉保臺北。乃夜率曹志忠、章高元各營,自基隆趕回淡水。立派曹志忠、章高元、蘇得勝共率奮勇數百人,馳救滬尾。

 

・劉銘傳首任巡撫 台灣省建設現代化

清廷經過清法戰爭臺灣數場戰役的教訓,才知道耗費如此繁重、籌辦多年的臺灣防務,竟如此不堪一擊,於是亟欲加強臺灣防務,以免重蹈覆轍,因此,增加臺灣軍費,並設立臺灣省,命劉銘傳負責臺灣善後事宜,劉銘傳成為臺灣第一任巡撫,許多現代化設施開始出現。

 

劉銘傳認為臺灣沿海砲台不足以應付需求,所以共建設十個現代化砲台,淡水有兩座,一為北門首要,一為保固東瀛,以此作為北淡水的防禦。過往歷史上,清廷禁止臺灣人從軍,但是此次戰役有許多私下組成的民兵,也就是所謂的土勇,參加戰役並且打贏了戰爭,因此清廷開始檢討,開放臺灣人當兵。此外,清廷開始進行開山撫番,跨過中央山脈,到東部進行各項開發,臺灣的發展更為全面,清廷更感受到作戰時,清軍情報傳遞得不夠即時,掌握訊息速度太慢,因此架設電報,使戰情能迅速傳遞。

 

淡水居民因長期與外國人相處,能分辨出各人種之差異,融合且寬容;然而其餘地區民眾多數對所有的外國人都抱有敵意,造成北部許多教堂被燒毀,清廷一一進行賠償。清法戰爭中台灣仕紳捐獻達百萬兩,其中,板橋林家跟霧峰林家竄起,因兩家在戰爭中捐錢財、出人力,幫助清廷良多,後來清廷開山撫番及專利買賣上,給了兩家許多福利,促使中部、南部林姓大家族崛起。(文/李藝)

 

 

資料出處:

天下編輯(1992)。《發現台灣》。台北:天下雜誌。

余沐(2005)。《正說清朝十二臣》。台北:聯經。

連橫(1985)。《台灣通史》。台北:黎明文化。

計畫主持人黃繁光(2015)。《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第一期口述歷史研究調查案結案成果報告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