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勇古蹟園照片湖南勇古蹟園
「滬尾湖南勇古墓」於1998年8月29日公告為市定古蹟,有清湖南兵勇古墓六座、觀音山石墓碑六方,碑首均刻有「擢勝左營」字樣。修復工程於2020年8月完工,命名為「湖南勇古蹟園」。
擢勝營為清湖南勇營之一,係因臺灣牡丹社事件,為籌辦海防由漳州鎮總兵孫開華所募,計分五營,勇員約2525人。擢勝中、左營為1880年為新建基隆沙灣礮臺及改建滬尾舊有露天礮隄而新編,次年1881年擢勝左營部分勇丁因故客死滬尾,未能於黔軍接防時趕回閩省,為擢勝左營留下歷史的見證。其中孫開華尤以第四次功勳最為顯著,是為1884年於滬尾參與清法戰爭戰勝法方,始其一躍成為抗法名將,且使擢勝營聲名耀然於史。
古墓墓區面積721.40平方公尺(約218.22坪),墓碑排列分散無一定秩序,但墓碑銘文刻法及內容則相當一致,左題刻有立碑朝代、年月份,皆為1881年,不同處為墓立月份,分別有8月一位、9月兩位、10月三位,大約是連續死亡擇地下葬;右題刻有墓主祖籍,5座屬「善化」,1座屬「永定」,均在湖南;墓碑中央刻有墓主身分及姓名,均刻「故勇」意為勇營中最低階級,無頭銜及諡號,反映平民階級平實特色;墓主姓名分別為:李、袁、張、胡、嚴等,其中李姓占兩位;字體由上而下直書,特色為均以陰刻行書,大小均衡、刻痕不深、成鈍刀形、字跡相似,係出自同一人之手,可能是營勇中較具筆墨常識之勇員所為。
墓碑銘文
編號 |
中題 |
橫題 |
左題 |
右題 |
351 |
故勇李有章之墓 |
擢勝左營 |
光緒七年九月立 |
湖南善化縣人 |
356 |
故勇袁致和之墓 |
擢勝左營 |
光緒七年十月立 |
湖南善化縣人 |
357 |
故勇張月升之墓 |
擢勝左營 |
光緒七年十月立 |
湖南善化縣人 |
360 |
故勇胡芳芝之墓 |
擢勝左營 |
光緒七年十月立 |
湖南善化縣人 |
375 |
故勇嚴洪勝之墓 |
擢勝左營 |
光緒七年九月立 |
湖南善化縣人 |
387 |
故勇李佑銓之墓 |
擢勝左營 |
光緒七年八月立 |
湖南永定縣人 |
墓碑銘文實體照片經學術調查研究或普查計畫調查所得之可稱為「已知考古遺址」,依內政部民國93年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結果可知,此處為距今3500年以上的已知考古遺址「竿蓁林遺址」屬於臺灣北部的「訊塘埔文化」(4500-3500B.P.),甚至更早的「大坌坑文化」晚期(5000-4500B.P.),學者曾採集到粗砂陶、細砂陶及凹石等史前遺物,見證淡水地區長久以來的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