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35處古蹟及歷史建築

字級: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

古蹟及歷史建築介紹

淡水,舊稱「滬尾」,位處臺灣西北角,淡水河出海口的北岸,具有扼守北臺灣門戶的特殊地理位置。自大航海時代起,即為北臺灣與世界文化接軌的重要城市。17世紀初,西班牙人與荷蘭人先後占領淡水,並以此為根據地,與中國、日本展開貿易交流。19世紀天津條約簽訂後,淡水成為國際通商口岸,躍身為重要物產集散地,是時淡水不僅榮居全臺最大港口,更是世界各國洋行設行貿易的地點,其繁華榮景可以想見。面海依山的淡水,背倚大屯山脈,前有淡水河環抱,西為臺灣海峽,是一兼具山城與河港特色的城鎮。優美的景色,吸引許多文人畫家駐足在此吟詩作畫,在悠長的歷史歲月中,異國地景風情,新舊建築的交織,造就出無與倫比的風貌。自1983年12月28日至2013年12月24日止,淡水地區經公告指定的有形文化資產計有28處古蹟,7處歷史建築,古蹟之密集,可說是臺灣僅見。 

 

資產名稱 級別 公告日期 資產介紹 Google地圖
紅毛城 國定古蹟 1983/12/28

歷史背景
十七世紀初期,看上臺灣優越地理位置的西班牙人,進入淡水後,在淡水河口邊的山丘上,興建聖多明哥城。隨後,趕走西班牙人的荷蘭人,在被毀的聖多明哥城址附近重建一座更為堅固的城砦—聖安東尼堡。來到臺灣的外國人因長期航行與本身髮色稍淡且偏紅,平埔族人大多稱為紅毛番,紅毛番修築的城堡即為紅毛城。荷蘭時期的紅毛城綻放著耀眼的光芒,時至鄭氏時期,淡水是處犯人流放的地方,紅毛城也連帶成了一座廢城。直到清康熙23年(1684年),臺灣正式納入清帝國版圖,紅毛城再度成為淡水河口防禦要塞,只是,清軍對它無過多經營。清領末期英法聯軍之役後,淡水開港,英國人租借紅毛城作為英國領事館使用,並在主堡東側興建領事官邸,紅毛城再度熱絡起來,成為和各國人士交流的地方。二次大戰爆發,日軍向英、美宣戰,臺灣當時為日本人所統治,英國領事館因而封閉,二戰後英國人重返紅毛城,直至中華民國政府與英國斷交。爾後紅毛城又歷經許多波折,還曾經委託澳洲、美國代管,最終在 1980(民69) 年正式收歸中華民國所有。近四百年的臺灣與世界交流史,就在紅毛城的見證下,如舞台劇幕一場場地上演著。

建築特色
淡水紅毛城主堡是一座方形城砦,最適合防衛,同時它的地基深、牆壁厚,加上「外石內磚」的砌法,在古代可不畏砲火的攻擊。主堡內分為上下二層樓,內部採半圓筒形的穹窿結構建造,上下樓的穹窿方向相互垂直,讓主堡更加穩固。英國人進駐後,除了將尖形屋頂改成平台式,在東北及西南角位置增設角樓二處,二樓南側外也增建露台,露台上同樣設有雉堞及槍眼,居高臨下看守,以防止入侵者侵擾。最重要的是英國人將原先灰白色的紅毛城,粉刷成紅色的特色牆身。紅毛城的歷史發展從原本的軍事用途逐漸轉化成領事辦公的場域,在建築空間的結構上,可以看到主堡建築依舊留有防衛功能的設計,建築內部為了辦公而增置的設備有文件焚化爐、保險庫、文件保險箱及壁爐等。當時英國領事擁有「領事裁判權」,在底樓設有四間牢房,用為在臺灣犯罪的英國犯人的臨時拘留所,牢門上並設有送食口及窺孔。

詳盡介紹請按此

紅毛城
滬尾礮臺 國定古蹟 1985/08/19

歷史背景
西元1884年8月1日,法軍奉命向基隆進攻,就此展開「清法戰役-滬尾之役」,亦稱「西仔反」。當時清政府曾在淡水的沙崙、中崙、油車口先後修築礮臺,但在清法戰爭時,法艦砲轟淡水,這三座礮臺幾乎被法軍摧毀。 劉銘傳任命提督孫開華,負責整修淡水防禦工事,以填石塞港,佈置水雷,建造城岸,修築礮臺。10月8日時,滬尾在孫開華帶領的清兵及地方士勇所組的義勇軍,奮勇抗敵終告擊退了法軍。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臺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遂加強臺灣海防的建設,遂選訂五個海口增建礮臺以利防禦。劉銘傳當時採取「師夷之長以制夷」的態度,希望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特別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以西洋礮臺為範本,於1886年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打造十座新式礮臺。滬尾原有兩座礮臺,一為「北門鎖鑰」,即今之滬尾礮臺,另一為「保固東瀛」,但今已不見其遺跡。

建築特色
礮臺建造為矩形形式,由外至內分別是︰土垣、壕溝、營門、子牆、砲座、被覆、甬道與廣場構成。因位於高處,加上四周土垣及樹林的遮蔽,讓人不易發現它的位置,易守難攻,十分利於防禦,又稱為「暗礮臺」。 1. 土垣:位於礮臺最外圍,是以土堆成與礮臺約略等高之土垣,高約6.5公尺,這樣的設計具有遮蔽與防禦功能。 2. 壕溝:環繞礮臺四周的壕溝則將土垣與子牆區隔開來,提供了類似護城河的作用。 3. 營門:礮臺唯一的出入口是東南方的營門,門額上方是劉銘傳親題的「北門鎖鑰」四字。 4. 子牆:厚實的子牆以當時進口的昂貴鐵水泥修築,是礮臺的主要壁體,子牆最大厚度達 4.2 公尺 ,最高達 7 公尺。 5. 砲座:礮臺的四個砲座全集中於面海的兩側,最大的炮設置於西北位置,為360度迴轉的炮架,射角可涵蓋淡水河口及北邊海岸。 6. 被覆:以泥土覆蓋在兵房上方,稱之為「被覆」的設計,不但質地柔軟,有吸彈效果,被覆上設有兵房的通氣孔。 7. 甬道:子牆內設有甬道,分隔成彈藥室及兵房。早期的甬道彼此相通,可供士兵聯繫往來。

詳盡介紹請按此

滬尾礮臺
理學堂大書院 國定古蹟 1985/08/19

歷史背景
書院是由與淡水有深厚關係的馬偕牧師(George Leslie Mackay)所建造。1880年,馬偕首次回加拿大述職,於故鄉各地報告他在臺灣八年的傳教成果,受到鄉親極大的肯定,卻不忍聽到他訓練學生時是「在大榕樹下以蒼空為頂,青草為蓆」。在地方報的呼籲下,牛津郡的鄉親們共捐6,215加幣,讓他得以興建現代化學校。1881年底,馬偕回臺灣便應用此筆捐款親自選地、設計、督工。 1882年落成的牛津學堂,當年所教授的學科,除了神學與聖經外,另有社會科學(歷史、倫理)、自然科學(如天文、地理、地質、植物、動物、礦物)、醫學理論及臨床實習等,這是臺灣首見的新式學校。馬偕為感念家鄉安大略省牛津郡(Oxford County)居民的善款,遂命名為Oxford College,中文名為理學堂大書院,後人也稱為牛津學堂。

建築特色
學堂方位坐北朝南,為一中西合璧的建築,仿臺灣四合院,為兩進兩護龍的格局,三開間主屋,左右為護室,門楣提有「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 1882」。木質門窗上方為半圓拱造型,以磚砌凸出的止水楣。拱窗另設有彩色玻璃及百葉窗,為典型的西洋作法。傳統紅瓦斜屋頂上方有西式氣窗及女兒牆,屋頂上方的教堂尖帽,採用寶塔造型。正身與兩廂護龍的山牆飾紋為西洋風格的波浪與船錨造形。

理學堂大書院
鄞山寺(汀州會館) 國定古蹟 1985/08/19

歷史背景
清道光年間,從汀州移居臺灣北部的客家人越來越多,於是在登岸的滬尾港建廟造會館,除藉由奉祀家鄉汀州的鄉梓守護神以凝聚鄉親的認同力量,更希望隨後到來的同鄉,在登陸時能暫時獲得溫暖又安心的庇護之所。在清領時期的寺廟史上,定光佛寺全臺只有兩座,一是中部彰化的定光庵,另一就是淡水鄞山寺。淡水的鄞山寺建於1822(清道光2)年,建物大致上完整保存當年原貌,甚至連一般寺廟極難保存的屋脊泥塑,都還相當完整,在臺灣建築史上相當具有研究的價值。此外鄞山寺除為少數閩西客家移民的信仰中心,還兼當汀州會館,對汀州人來臺開墾有具體貢獻與史證,於臺灣開拓史亦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建築特色
鄞山寺的配置不但反映了永定建築之特色,寺坐東朝西,背後是大屯山,有如交椅,前面朝向淡水河口,形勢雄偉壯觀,可謂淡水之佳地,故傳說為屬於風水上之「蛤蟆穴」。也許為了符合這種說法,寺後左右空地鑿有兩口井,被視為蛤蟆眼,而寺前半月池為蛤蟆口,所謂「後山為屏,前水為鏡」。 鄞山寺為「兩殿兩廊兩護龍」式建築,前殿開三門(故曰三穿),符合主神定光古佛的神格(依臺灣傳統,帝后級神祇可開五門,將相士大夫級可開三門)。 寺中的棟樑、屋架,採用「二通三瓜」、「三通五瓜」、「疊斗」等手法,結構簡明大方,而棟架間的裝飾雕工精巧、取材特別,如「定光佛除蛟患」的斗座、鰲魚身形,飛鳳姿態的插角…等,另外殿前的龍柱石雕、山牆泥塑和屋頂上的剪黏裝飾,各個生動別緻,樣式多變,處處可見當年匠師的巧思。

鄞山寺
淡水龍山寺 市定古蹟 1985/08/19

歷史背景
臺灣寺廟的起源,與早期移民的生活及歷史背景有密切關聯,當時臺灣移民社會生活中,廟宇扮演著重要的多重功能與角色。龍山寺為觀音信仰,信徒主要是泉州晉江、惠安、及南安等俗稱「三邑」人士,雖然觀音為中國普遍信仰,但在泉州仍有強烈的地緣色彩,因之臺灣龍山寺的建造,應是以來自三邑的人士較有可能。臺灣較著名的龍山寺共有五座,分別是淡水龍山寺、臺北艋舺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以及鹿港龍山寺。其中最早創建的推測是臺南龍山寺,其次是鳳山龍山寺、艋舺龍山寺、鹿港龍山寺、最晚的則是淡水龍山寺,建於清咸豐8 (1858)年。清咸豐年間,淡水街市發展至後街一帶,龍山寺便是此其間所建,座落在老市場內。主祀觀音菩薩,配祀媽祖和註生娘娘。相傳清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期間,觀音菩薩顯靈,保佑淡水居民平安無事,事後巡撫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頒賜「慈航普度」匾額。

建築特色
淡水龍山寺,坐西朝東,是一座風格古樸造型簡潔敏南傳統建築。格局為三開間兩殿兩廊式,縱深二進一院,為一般狹長形的街屋式廟宇;空間佈局強調中軸對稱,主從分明的傳統空間倫理觀念。前殿正脊三段構成,正面裝修全用觀音山石材,光緒二年所立的龍柱,龍首張口但左含珠、右不含,形成一特色。另一個較特別的是淡水龍山寺位於老市場內,沿街面連幢住商混合「街屋」區,主要形成原因多因市街形成初期,沿街面土地分割界限所造成的模式。多呈前後進深長而面窄的情況,並兩側有鄰房緊臨,甚至成為共同壁。寺的東面入口與南面清水街側壁,長久以來都已為固定攤販所據,使原本路寬狹小的清水街,成為攤販彙集的市場,而各攤位都各自設遮陽避雨棚一路緊連相接,使清水街猶如不見天日的「暗街仔」,雖對當地環境衛生造成部份影響,但此種「暗街仔」特殊街道景象在臺灣已不多見。

淡水龍山寺
馬偕墓 市定古蹟 1985/08/19

歷史背景
馬偕博士長眠之所,得以安葬於此墓園者,多為其家人與嫡系學生。這裡原是駐淡水外僑的墳場,馬偕逝世後, 家人遵其遺囑,以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之墓隔開,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墓碑較高者是馬偕的墓,右邊是妻子張聰明之墓,左邊是偕叡廉夫婦,外圍則是學生、姻親之墓。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偕叡理,一般稱其為「馬偕博士」或「馬偕牧師」,早期也有臺灣人稱他為「黑鬚番」。加拿大安大略省( Ontario)牛津郡(Oxford)人,生於西元1844(清道光24)年。1872(清同治11)年3 月9 日下午3 點,搭乘得忌利士洋行所屬的海龍號(Hai-loong)抵達滬尾港,並決定以此地為宣教、醫療和教育之地。1901(明治34)年6月2日因喉癌病逝於淡水。馬偕牧師對北臺灣影響甚深,他帶來西式醫療、新式教育及宗教。終其一生與臺灣結下不解之緣,不但與臺灣女子結婚成家,甚至安葬於臺灣。

建築特色
馬偕墓外觀形式與眾不同,墓碑立於墓穴之後端,以觀音山石製成,外觀為埃及方尖碑。碑文正面刻有英文墓銘,背面則為漢字,記載墓為其學生所立。馬偕墓背面漢字碑文採直行、楷書體。墓園外有一座磚造拱門,可遙望馬偕墓。馬偕墓的意義在於紀念馬偕一生傳教事跡,改變臺灣人對外國人仇視的態度,而其墓碑的形式特殊,與傳統閩南式的墓相異,可作為研究中、西墓碑建築形式的範例。

馬偕墓
淡水福佑宮 市定古蹟 1985/08/19

歷史背景
媽祖信仰是早期臺灣移民社會背景下最重要的民間文化特色。由於臺灣海峽海象難測,移民者必須越過危險的「黑水溝」來臺,運氣不好便要葬身波濤。當時更有俗語6死3留1回頭,6死便是在描寫渡海的困難。為此移民者在上船前都會先前往媽祖廟祈求順利抵臺,待事業有成之後便在臺建廟還願,媽祖就這樣成為臺灣民間最普遍的信仰。淡水福佑宮始建於1782(清乾隆47)年,至1796(清嘉慶元年)落成,捐建者涵蓋泉州三邑(晉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興化、永定、漳州、以及粵東潮汕或嘉應州的客家人士。由於滬尾港當時為進入臺北盆地的登陸港,能匯聚如此多不同籍之人士捐獻,多少反應各地人士對媽祖的一致信仰。福祐宮坐落於今淡水老街,舊稱公館口,是淡水老街崎仔頂(今重建街)之起點,為滬尾街的中心,證明此廟宇和滬尾街發展之關係極為密切。相傳清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期間,媽祖顯靈保佑淡水居民,而後巡撫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頒賜「翌天昭佑」的匾額,至今仍懸掛於廟中。

建築特色
淡水福佑宮地理位置坐北朝南,前方緊臨淡水河,後面倚著崎仔頂,正是所謂「前有水為鏡,後有山為屏」的良好地理形勢。建築格局為兩殿(正殿、三川殿)兩廊式,三川殿面開三間九架,殿上兩根點金柱是支撐屋頂的重量。其後方有一亭,作為戲亭與拜亭兩種功能,這種格局稱為「前殿帶後軒」,目前只有鹿港龍山寺和此處是這樣的形式。兩殿面寬三開間,左右護室新蓋為鐘鼓樓,成為面寬五開間,更附合媽祖娘娘的天后身份。石雕為整座廟宇在裝飾上最為繁複及精采,材料多以觀音石雕琢,題材多變化,從麒麟、龍、白虎、喜鵲、蝙蝠等具象徵意義的動物,到描述當時農業社會「漁、樵、耕、讀」的生活百態都有,造型樸實渾厚生動感人。最具特色的磚雕,是用二塊「尺二磚」所雕的圖案,雕有寓意生活幸福、富裕、長壽的象徵圖案,反應出當時人們盼望的生活目標。

淡水福佑宮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 市定古蹟; 1997/06/25

歷史背景
1862年7月18日(清同治元年6月22日)淡水正式設立滬尾洋關,開關徵稅,清政府將海關事務交由區天民監督。滬尾關不僅是臺灣第一處管理外國貿易的關稅機構,隨後在雞籠、安平與打狗設立的海關均以滬尾為本關,總理全臺關務。設關隔年,當時清廷政府同意由洋人擔任副稅務司,並且實質掌控洋關的行政與稅務大權。這是洋人管理臺灣海關的開始。滬尾洋關在當時的外籍稅務司管理下,成為一個具有相當水準的國際港,同時也讓清廷獲利甚豐。隨著關務日益繁雜,洋關員也逐漸增加,為解決住宿問題,1866(清同治5)年淡水稅關向滬尾居民購得埔頂土地,興建稅務司官邸。1875(清光緒元)年前後,再購買官邸北側及西側土地,另建兩棟宿舍,供書記及下級關員使用,當地稱為「埔頂三塊厝」。

建築特色
英國在殖民亞洲的過程中發展出迴廊建築,而小白宮正是一典型的代表。其特徵有抬高地基、四周有類似迴廊的涼臺(Verandah)、落地門窗、煙囪等等。涼台的設計佔建築面積很大的比例,形成另一種型態的生活空間,與僅為增加建築面積之Balcony(陽台)設計不同,因此這種擁有大面積的Verandah的殖民地式建築又稱為Bungalow(涼台殖民地式建築)。建物正立面向南,面對淡水河。三面包圍的拱圈迴廊,規律對稱,門窗位置均與拱圈相呼應,除具有協調柔和美感,通風性良好,還可增加光照面積。屋頂為四坡式斜屋頂,方便排水,亦可增高室內空間或作閣樓使用,同時具隔熱作用。屋內有取暖及防潮用的壁爐,上方設有煙囪。基座抬高約一公尺,使用紅磚及石材砌成,外側周圍留有通風口,具防潮效果。

詳盡介紹請按此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
滬尾偕醫館 市定古蹟 1998/08/29

歷史背景
1879(清光緒8年)年馬偕獲美國籍同姓馬偕的船長遺孀捐款,因而得以新建醫院,為紀念馬偕船長伉儷,將這棟中西合璧的建築取名為「滬尾偕醫館」,是臺灣第一所西醫院。 1884(清光緒10)年清法戰爭烽火波及淡水,醫館負起救護工作,搶救受傷軍民,劉銘傳為此特頒獎表揚。至1894(清光緒20)年,每年受診者己逾一萬人次。日治時期1901(明治34)年由於馬偕辭世,曾一度關閉,直到1906(明治39)年加拿大宋雅各醫師(Dr. J. Y. Ferguson)來臺,才重開醫館。不久,鑑於淡水港日趨沒落,為因應時代將醫院規模加大,亦為紀念臺灣醫療先驅─馬偕,1912(大正元)年臺北馬偕紀念醫院落成使用,至此偕醫館功成身退。

建築特色
偕醫館是馬偕所設計,屋體為閩南式民宅,有著中式閩南瓦的屋頂和西洋栱形的門窗,極富趣味。而建物則是由淡水知名的泥水匠師傅「洪泉」或「洪泉司」建造,一般稱為「泉仔師」,其徒弟後來都是北部洋式建築的師傅。雖然醫館外貌樸實,內部格局單純方整,但在當時卻是極具現代化的醫院,有病例檔案、醫學報告,病人掛號時以黑、白木札分初診、複診制度,候診時還有衛生保健等民眾教育。醫館在1912(大正元)年退役後,先後曾充作神學院、圖書館、幼稚園和學生宿舍之用,建築體亦多修葺,及至1992年最後整修完畢而成今貌。

滬尾偕醫館
淡水禮拜堂 市定古蹟 1998/08/29

歷史背景
淡水因加拿大籍長老教會馬偕牧師,而成為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發展的根據地。馬偕抵達淡水後,便積極展開傳教工作,並且認真學習地方語言和文化。當年為了擴張教會,他經常率領學生到各地傳教,並於五股設立北部第一所教堂。 1872(清同治11)年,馬偕於租屋處設立教會,原租賃的房子因而成為禮拜堂、診所兼學校。此後也曾租用民房作為禮拜堂,直至1890(清光緒16)年才翻修偕醫館醫師宿舍,改建為淡水教堂。

建築特色
淡水教堂的設置歷經兩次租屋、購地、三次改建而成。目前淡水老街上的禮拜堂,為馬偕的兒子偕叡廉設計督工。禮拜堂為仿哥德式建築,採用扶壁,柱頭以小帽尖裝飾,外牆以清水磚砌造,內部採用有鋼筋的 RC 柱及樓板,屋頂大跨距的鐵骨承拖住,再以木板作天花板,左邊是高聳的鐘塔。 1987年屋頂因傳統屋瓦維修困難,故採用進口鋁質浪板全面翻修,也將傳統玻璃改為鑲鉗彩色玻璃,教堂正面有著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鐘樓則是「五餅二魚」及「客西馬尼禱告」的基督教義,而教堂已配合淡水風光,成為有名的觀光景點。

淡水禮拜堂
滬尾湖南勇古墓 市定古蹟 1998/08/29

歷史背景
古墓群位於新北市淡水區中正東路與竿蓁一街交叉口斜坡上,面積約721平方公尺,古蹟範圍內計有古墓六座、墓碑六方,碑額皆刻有擢勝左營四字,為孫開華所統領的擢勝營,即湖南勇營之一。光緒初年,孫開華被調派帶領部隊駐防於淡水,當時選擇的地點就在五虎崗的第五個崗頭(今聖本篤修道院)附近,居高臨下的特殊位置得以俯視鼻仔頭區域及淡水河岸的所有景物。 1880(清光緒6)年,孫開華再次奉命於基隆與滬尾一帶興築礟台,不少鄉勇因水土不服或其他緣由死亡,於是埋骨淡水。目前仍保存的古墓有六座,由於都是湖南人,故稱為湖南勇墓。

建築特色
墓碑上的銘文一般記載墓主姓名、身分、立墓年代及立墓者姓名等記載。此六方古墓碑,有一點和一般立墳習慣頗為不同,即於墓碑右題,字體由上而下直書,刻有墓主祖籍。按人去世多由其子孫各房共同立墓,並書子孫名諱、幾大房於上。但因為營勇之墓,遠自湖南,係因戰爭移防緣故客死他鄉,自無家眷同行,由於無法連繫家屬,多由同僚協助下葬。故右題改書地望、祖籍。墓主身分均刻為「故勇」,勇或稱鄉勇,是清代期間未補足軍力或其他原因而招墓的非正規軍。這些已故勇丁是勇營中的最低階級,既無顯赫頭銜,亦無死後的諡號,反應出平民階級的平實特色。另一特色是銘文均為陰刻行書,與一般字體工整、大小均衡的墓碑銘文不同。

滬尾湖南勇古墓
(約略位置)
淡水外僑墓園 市定古蹟 1998/08/29

歷史背景
淡水在清同治、光緒年間為臺灣第一通商口岸,當時因為商業貿易往來,聚集許多外國商人在此做生意。而這些外國人如果不幸客死於淡水,就由英國領事館協助辦理他們的後事,安葬在淡水外僑墓園。此地是清領末期洋人租借的荒地,自1876年開始有洋人埋骨於此,英國領事館於1891年整地建圍牆,此墓園現與馬偕墓園構成全臺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洋墓園。

建築特色
墓園中所埋葬的外籍人士,或者因為宗教信仰、職業、國籍的不同,墓園區分為四個區域,東區以基督教徒為主、西區以商人為主、南區以天主教為主、北區為官員。這是由於不同宗教信仰,彼此的告別式會不一樣,甚至有排他性的宗教色彩。安息於墓園中著名的人物有威廉牧師,和受劉銘傳之聘來臺監造礟台的德國技師巴恩士,其中巴恩士的墓塚有所謂中、西式墓二種。

淡水外僑墓園
淡水海關碼頭 市定古蹟 2000/06/27

歷史背景
淡水海關碼頭位於紅毛城下方低矮的平台上,視野良好,可遠眺河口及關渡大橋。海關碼頭在臺灣近代史上一直扮演著重要地位,清領時期為穩定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秩序,曾於此成立滬尾水師守備營;開港通商後則成為總理全臺關務的總口,隨後淡水在北臺茶葉貿易興盛時期漸漸成為臺灣最大的國際港口。1910年代日本殖民期間由於泥沙淤積,海關總關由基隆港取代後漸趨沒落。二戰以後,則轉由軍隊管理。今日的海關碼頭,可以看到清領時期及日治時期的建設。淡水港口繁榮之時,曾有高達十五個國家的船隻停泊於此,百噸、千噸的商船停靠在兩百多公尺的淺水碼頭,以及洋樓與兩座港務倉庫,均成為淡水開港時期的見證物。

建築特色
淡水海關碼頭園區內建物,分為四大部分:清領時期洋樓、日治時期倉庫與碼頭本體、二戰後建築群。海關碼頭保存之二層式磚造洋樓建築,為淡水稅關唯一留下的清領時期建築結構,建物之立面、開口、屋頂皆表現出西洋風格,但構造上以臺灣本地的建材與工法建造。兩棟倉庫於日治初期尚為大片灘地,待1900年代進行海埔地填埋工程之後的第二檢查場完成,才成為今日海關碼頭的區域範圍,建置時期大抵為1925至1930年間。碼頭本體共分為東、中、西三段,由外觀即可推測應為不同年代構築。每段碼頭都配置有登船口與用以纏繞船隻纜繩的繫船柱。二戰後的建築群落主要建設於中、西段碼頭後方,是國軍進駐時期興建的鋼筋水泥建築,現留存有三棟。

詳盡介紹請按此

淡水海關碼頭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市定古蹟 2000/06/27

歷史背景
1894年英商范嘉士向鼻仔頭居民永久租斷土地,設置嘉士洋行,經營茶葉、樟腦外銷。 1897年英商殼牌公司買下嘉士洋行,為遠東地區貿易一環。陸續增建倉庫、油槽,作為儲放油品的倉庫,並鋪設鐵軌接通淡水火車線,便利貨櫃裝載油品,開啟嘉士洋行新使命,此處也因而又被稱為「殼牌倉庫」。早期因各種油品所形成的濃厚油臭味,使淡水人民「臭油棧」來稱呼它。1944年10月美軍飛機空襲北臺灣,油槽中彈起火,整整燒了三晝夜才被撲滅,成為淡水人記憶中最難忘的「火燒臭油棧」。

建築特色
此處擁有四座大倉庫、三座小建築物、油槽遺址,約近4千坪的土地面積,見證淡水開港、日人治臺、二次世界大戰美軍轟炸台灣等重要歷史時刻,也是臺灣少數僅有的工業遺址古蹟。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淡水氣候觀測所 市定古蹟 2000/06/27 歷史背景
西元 1885 年,清領時期淡水海關便開始實施氣象觀測。 1887 年,淡水更與香港相互交換氣象電報。 1897 年 10 月,臺灣總督府臺北測候所更在淡水「滬尾支廳」建造臺灣第一座「暴風警報信號標柱」,高 15. 5 公尺,現為市定古蹟。 1930 年代,臺灣航空事業開始起步,氣象情報搜集日趨重要,臺灣總督府便在 1938 年正式成立氣象台,展開全臺灣氣象測候網的建置。水上機場於 1937 年開始籌設,總督府氣象台配合機場使用,也於 1941 年設立氣象台「淡水出張所」,負責各種氣象觀測的工作。淡水測候所,位於鼻仔頭水上機場上方,位置為東經 120.16 度,北緯 25.10 度,海拔高度 19 公尺 。它除氣象觀測外,而兼辦觀測沿岸潮汐變化。特別說明本古蹟目前僅公告「所定著土地之地號及面積」,昔日欲指定之古蹟建物本體於指定前已毀損滅失僅存地基,因而僅公告其所定著土地之地號及面積。目前所見之白色外觀建築物尚未指定為古蹟。
淡水氣候觀測所
淡水水上機場 市定古蹟 2000/06/27

歷史背景
臺灣第一座水上飛機場為淡水水上機場, 早期「淡水水上機場」是一處神秘而陌生的地帶,有駐軍管制不僅門禁森嚴,更有鐵道的阻隔,除老居民及少數樂於探險者,一般人對此處的歷史人文幾乎是隔絕的。 1941年,淡水水上飛機場在鼻仔頭興建完工。最初,水上機場是由民營的大日本航空公司使用,單葉雙引擎的水上飛機從橫濱起飛,來到淡水加油、飛往曼谷,當時一艘水上飛機約可載客20人,起飛或降落前,會有一艘巡邏艇用擴音機呼叫,以免捕魚船隻妨礙飛機起落。二戰期間,軍方收回所有民營機場,包括位於淡水的水上機場;為增強淡水機場起降安全,日本政府在沙崙設置「航空無線電羅針所」(無線電助電台)、關渡設置航空燈塔。二戰後,淡水水上機場由國府空軍接管、空軍氣象聯隊進駐,成為軍方營區,不再對外開放、也不再有飛機起降。

建築特色
本機場利用淡水河口中央的浮洲(土稱此條浮洲為「浮線」)之南側河道四、五公里長的水面為天然跑道,當時的設備包括:機場事務所、飛機修護廠、油庫、航空測候所、溜滑台、牽引機等。

淡水水上機場
關渡媽祖石 市定古蹟 2002/04/25

歷史背景
關渡媽祖石位在竹圍國小自強分校的運動場上。根據這塊巨石上所留的刻字,說明採石者是陳悅記石工,擬採之打通臺北盆地通淡水至基隆旱路,在關渡通竹圍墜道之用。又據民間傳說,採石工鑿石,震動關渡媽祖,致使陳家石工不敢再繼續,因此,關渡宮董事林大春出面向陳悅記管理人陳日仁購買,為免除他人不知此石所屬或有人惡意開鑿,特刻石碣於上,乃有「媽祖石」之名。關渡媽祖石,因與關渡宮、陳悅記、林大春、關渡隧道等有關,因此,經提報審查後,列為古蹟。

建築特色
石呈山形出於土面,高約兩公尺餘,上有裂痕及開鑿痕,石之一旁有石刻題「關渡媽祖宮天上聖母董事林大春向大龍峒陳悅記管理人陳日仁買此石址和尚墓湖山頂馬路邊價值金並什費工資金一切計七十大元以為永遠保存管理人林大春大正二年癸丑四月二十七日立」。由價金單位看本石應為大正二年以前的清領時期所購,該石明顯反應該地原名為湖山頂,而石頭屬關渡宮,為日治時期北臺名人林大春向大龍峒陳悅記購得,可推測該石附近應為陳悅記之土地。

關渡媽祖石
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 市定古蹟 2002/09/18

歷史背景
淡水公司田溪發源自大屯山,溪長約15公里,為淡水區內第一大溪流,流經港仔坪注入臺灣海峽。淡水公司田溪相傳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供應淡水及雞籠守軍物資所開闢遺留下來。 1654年,據「巴達維亞城日記」得知,漢人已被允許到淡水,人數逐年增加並用牛耕作。約在今淡水大庄一帶,可說是漢人在北臺灣最早的開墾地,極具歷史意義。 同年荷蘭人繪「淡水附近及雞籠圖」標示今油車口一帶有漢人居住聚落,今大庄一帶為公司田溪南畔疑似有稻田的圖形。因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所開闢的田,故此溪以公司田溪而命名,而其上之橋,稱為「公司田橋」。 

建築特色
「公司田橋」原本是座木板橋,每當豪雨發生時,橋板就會被沖到下游,等到雨過天晴時,鄉民才又將它搬回原處。1860(清咸豐10)年夏天,因颱風雨勢過大,橋板被沖走後就不知漂流到何處,於是大家提議建造一座石橋,石材打鑿自下游雙溪口。二年後石橋終於完工,此橋是昔日淡水、雞籠間的交通孔道,亦是駐軍戍守及傳達軍書必經之咽。據「重造公司田溪碑記」得知:該橋最晚在嘉慶年間就已經建造,後因洪水沖毀而在1862(清同治元)年重建。遺跡位於今淡水第三號橋址旁,目前公司田溪附近已被規劃成淡海新市鎮。2000年在地方人士關心呼籲下,公司田溪三號橋附近上下游溪岸列為古蹟,即「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跡」。現僅存橋板三條,石碑一塊。

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
(約略位置)
滬尾水道 市定古蹟 2004/09/16

歷史背景
甲午戰爭後,清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臺澎割讓給日本,由於當時係屬農、漁業社會,街巷狹小,污水四溢,蚊蠅及野鼠滋生,且該地距當時臺灣政、經文化中心(臺北)近在咫尺,為防止船舶經由香港、廈門等地帶引進流行之黑死病等傳染病及防止瘧疾、霍亂之發生,日本行政當局除積極改善環境衛生外,並將興建本地飲用水設施計畫列為全臺最優先重要工作。為解決臺灣自來水問題,1896年8月聘請當時在東京大學之英籍技師巴爾頓(William K.Burton 1856-1899)為臺灣總督府衛生工程顧問技師。巴爾頓除積極參與淡水自來水廠之設計與施工,亦勘查臺灣中南部之自來水水源,策劃基隆與臺北地區之自來水供應計畫,功績昭著。

建築特色
滬尾水道包含:滬尾水源地(包含取水口、事務所、庭院、入口大門、警衛室)、水閥室(淡江大學石階旁)、三民街消火栓。本水源因水質良好,故當時未設淨水設備,主要有下列幾點原因:一、在湧泉取水口建造條石擋土牆,並加蓋屋頂以防止雨水及雜物污染 ,混凝土導水暗渠將泉水導入配水池,並藉動力、自然流將水送往市區。 二、埋設輸水鐵管六、八三二公尺,並裝設23處給水栓及2處船舶共同栓。

滬尾水道
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 市定古蹟 2005/04/21

歷史背景
多田榮吉故居所在位置早期為淡水發展的邊緣地帶,較不為一般人所重視,甚至部分地區為傳統聚落墓葬位置。淡水開港之後,洋人因為商務或者其他原因來到淡水,對於居住上必然有所需求,埔頂地區在這樣的情形下,因為座落於五虎崗最低下的一崗位置,面對淡水河口,環境優美,成為洋人眼中適合居住的地方,大批的洋人住宅區便設置於此處,其中當時海關稅務司署官邸、紅毛城、私人住宅座落其間,使得埔頂地區的環境區位成為當時淡水地區新興精華地帶。故居已於105/7/18開放參觀。

建築特色
本建物為一傳統日式住宅,未加入西洋式所謂「洋館」之空間。其正立面面寬約有8.3 公尺,主要入口居中,兩側設窗,但受限於建築基地,房屋後段逐漸收縮到只剩廁所的空間,面寬僅餘1.9 公尺,成為一個前平後尖的格局,這與中國或臺灣傳統建築注重「中軸對稱」、「格局方正」的概念迥然不同。住宅之室內配置,主要是將走廊置於中央用以串接室內各個房間,宅之四周多呈曲尺狀,使得每個房間大多可面對戶外,以獲得較佳的通風與採光,也可使以木材為主的建築較不易腐朽,以延長住宅之壽命。

詳盡介紹請按此

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
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 市定古蹟 2005/09/21

歷史背景
施家古厝為淡水市區唯一保留下來的清領時代之院落建築,為滬尾街時代一頁商業繁榮之史之最佳見證,極具歷史價值。大厝創建於清領時期,位居滬尾街龍脈之首,為馬蹄穴之所在,風水地理絕佳之地,仍保留完整傳統合院的形式規制, 此古厝與二十世紀初以來淡水的木材業發展史有極其密切的關係。

建築特色
本建築為蓋磚造之院落大宅,無論廊牆之磚牆之磚雕或牆上之窗櫺,作工考究,頗具藝術價值,特別是大門前之兩只擔柱,以特製之弧形紅磚氣成圓形磚柱,恐為全台所僅見。

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
(約略位置)
滬尾小學校禮堂 市定古蹟 2006/08/11

歷史背景
滬尾小學校創建於1900年,為日治初期少數日人子弟專屬小學,見證殖民地之差別教育,在歷史意義上具有重要性。建築位於小山坡上,視野角度絕佳,為見證當時滬尾街一帶建設發展之標的。目前尚未整修,為非開放空間。

建築特色
建物係由大跨距桁結構建成,四周壁體皆由紅磚拱圓門作成開口部設計(包括門、窗),為日治初期(明治時期)紅磚砌造公共建物校舍的典型代表之一。

滬尾小學校禮堂
淡水日商中野宅 市定古蹟 2008/07/07

歷史背景
本建築物之戶主為中野金太郎,生於1871年,原籍為長崎縣長崎市。1895年日人治臺初期即抵臺,於淡水經營運送業及石油販賣,事業發展順利,擁有相當資產。此外,還擔任地方要職,常以團體代表身分出面協調事情。本建物座落地點位於淡水烽火段之前段,除可供淡水地理、道路變遷之地標外,在保存完整之洋樓少見的情況之下,此建築更可為淡水洋樓區發展歷史見證之價值。目前尚未整修,為非開放空間。

建築特色
中野宅為地上二層、地下一層之建築物,外觀為西洋式建築,外牆粉刷多為磚造牆體外塗原色水泥砂漿之方式構築。內部則多屬和式,為「和洋折衷」風格,頗具特色。

淡水日商中野宅
(約略位於得忌利士洋行後方)
淡水重建街14號街屋 市定古蹟 2009/01/12

歷史背景
重建街,舊名九崁街,位處崎仔頂的崙頂,街頭隨崎仔頂崙的地勢建築,蜿蜒如一百尺蜈蚣,街屋就如同一支支蜈蚣腳緊貼密點,是淡水山城河港最具代表素的建築街道。崙腳就是淡水古蹟福佑宮,福佑宮前就是帆檣停泊的碼頭,福佑宮與右側石階道及後側崎頂的重建街(九崁街),是淡水最早形成的地貌聚落,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是淡水最繁華的頂街,也是淡水著名豪商鉅伸地方名人定居的舊家。重建街整體而言就是18世紀以來的漢人散落發展的核心。

建築特色
重建街14號是日治初期興建的建築物,外型一層的建築,依崎仔頂崙的地形興建,地面層挑高,立面用洗石子裝飾,內部空間挑高,上部搭建小閣樓,下面地坪未剷平,依地勢成三段,前段為客廳,中段高於前段三階做為居臥室,後段再高於中段三階做為廚房及衛浴間。本建築具有早年重建街典型空間利用最佳範例。不強破壞原有地形、地勢,而順應地形地勢建造內部空間。這一座建築物歷來有許多知名藝文界人士進駐過,係知名詩人周孟蝶、畫家蘇旺伸都曾長期租住其地,寫繪不少詩作、畫作。

淡水重建街14號街屋
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 市定古蹟 2009/07/01

歷史背景
重建街,舊名九崁街,位處崎仔頂的崙頂,街頭隨崎仔頂崙的地勢建築,蜿蜒如一百尺蜈蚣,街屋就如同一支支蜈蚣腳緊貼密點,是淡水山城河港最具代表素的建築街道。崙腳就是淡水古蹟福佑宮,福佑宮前就是帆檣停泊的碼頭,福佑宮與右側石階道及後側崎頂的重建街(九崁街),是淡水最早形成的地貌聚落,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是淡水最繁華的頂街,也是淡水著名豪商鉅伸地方名人定居的舊家。重建街整體而言就是18世紀以來的漢人散落發展的核心。

建築特色
建物為淡水中醫師陳其宗行醫之所在地,具有淡水醫療歷史的代表。位於山坡腰部,居高臨下,建築內部空間有三層落差的變化,見證當年山城街屋的格局,與14號同為重建街區聚落與清水街連結的重要指標位置建物。

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 市定古蹟 2011/08/03

歷史背景
臺灣銀行為日治時代淡水港埠後期重要之金融機構,極具歷史價值。建物位置在中正路上,鄰近滬尾漁港。目前尚未整修,為非開放空間。

建築特色
此日式宿舍面積寬廣、建築空間尺度、規模、高度,均比一般常見日式宿舍壯觀,可以顯見始建之時期宿舍之位階重要性。建物構造仍可見完整之風貌,現況保存仍相當完整,是難能可貴大型規模日式宿舍。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
(約略位置)
于右任墓 市定古蹟 2012/04/24

歷史背景
于右任,生於清光緒5(1878)年,原名伯循,後以字行。為中華民國開國元勳,清末以來的革命家,新聞工作者,也是詩人、書法家,擔任過監察院長,一生成就卓著,足為後世表率。墓園地理環境形式特殊,座落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位於巴拉卡公路中段,緊鄰大屯自然公園,左右皆有環抱,青龍砂、白虎砂很清楚,背後以中正山、大屯山為依峙,前有梘頭山與菜公坑山為屏障,視野極佳,可遠眺北海岸及臺灣海峽,園內松柏蒼勁,環境絕佳。

建築特色
墓園形制採近代大型墓園規格,建築高聳,中為圓筒形墓室,以青石分三層建造,墓園置有一對石坊,有一墓道碑,一仰止亭,更前方還有華表,左右有牌樓,上下台階計143階,居高臨下,視野甚廣,頗為肅穆壯觀,碑刻書法皆為上乘之作。本墓園年代雖不特別久遠,但因擁有特殊之歷史文化價值,具備重要文化資產意義。

于右任墓(約略位置)
 淡水忠寮李舉人宅 市定古蹟 2018/07/05

 歷史背景

清光緒年間中舉的李氏族人所建之「旗桿厝」,為臺灣北部淡水地區少見的官紳宅第,深具歷史文化價值,見證燕樓李氏之科舉功名成就。建築主體為光緒年間初創物,特別是正廳之木結構、木雕、石雕、彩繪與泥塑等皆清領時期原物。

 建築特色

建築物為四合院,前後二進,左右各有二護龍,共有四護龍,格局完整。第一進所用觀音山石作基座,上部為紅磚造壁體,第二進與左右後宅皆為木構造,左右外護龍則多為磚石構造,燕尾起翹屋抱非常陡峭,大廳為閩南式的公廳設計。身供奉祖先牌位,仍留存整排木架大門。1897(光緒5)李月華(字懋蟾)考取戊寅科第一名歲貢生之「歲魁」匾額一直懸於李宅正身。

淡水忠寮李舉人宅
公司田溪程氏古厝 歷史建築 2003/03/17

歷史背景
清乾隆年間,程耀事由晉江縣來台定居,為淡水程氏家族殖業起家之始祖。第三世程光和遷居至淡水大庄埔一帶;第四世程榮伸辭世後,由其妻吳氏麥帶領五個小孩辛勤耕耘,攢積錢財,向地主楊矮購買田庄,當時田庄買賣包含地上建物,古厝的創建年代已不可考,據學者專家的研判應在1884年清法戰爭之前,當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時,清軍曾於此駐兵並圍剿法軍致勝。古厝四周經市鎮重劃地形地貌現今已全面改觀,高樓林立,原始起伏地勢已不復見,幸虧當地文史工作團隊及學者專家的奔波努力,使古厝得以保存,並在重劃區內得以保留最後一塊淨土。

建築特色
古厝為一典型的三合院農舍,周遭有竹葦環繞、渠水流過,可為在地傳統農宅之典範。五間火庫起雙護龍式建築,屋脊採用金型馬背,牆身則使用在地盛產之安山岩配合土埆磚砌築,明間防禦性銃孔(抵禦當時盜匪用)以及外側山牆穿瓦衫(保護土埆磚避免雨水潤濕),為淡水地區同類型建築中少見,充分展現古建築之美及前人智慧。

詳盡介紹請按此

公司田溪程氏古厝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 歷史建築 2007/12/28

歷史背景

日本治臺時期,日本的行政官員被派來臺灣,並由官方為其建造宿舍,全臺各地因而大量出現「日本宿舍」。當時由於對民間實施警察監控,派出所無所不在,淡水日本警官宿舍之保存,乃重要見證之一,有其地方史上之意義。建物初期原是淡水郡役所警察課長之宿舍,二戰之後,繼續提供做為臺北縣(今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淡水分局分局長宿舍,是淡水老街中碩果僅存之日治時代官舍建築。目前尚未整修,為非開放空間。

建築特色
宿舍外觀仍保存尚完整之日式風貌,屋內空間格局大體依舊,此傳統日式建築在淡水已不多見,殊為難得,具有建築構造上的保存價值。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
淡水木下靜涯舊居 歷史建築 2010/12/28

歷史背景
日治時期影響臺灣美術發展與啟蒙甚鉅的畫家木下靜涯,曾長居於此屋,當時臺灣畫家常匯聚於此,對臺灣美術發展史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木下靜涯(1889-1988)本名源重郎,日本長野縣人。在台期間為「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的四位「畫伯」級的催生者之一,歷任「台展」和「府展」東洋畫部的審查員,地位相當尊崇。他在淡水曾組織類似俱樂部的畫友會,招攬淡水地方有力人士入會,定期繳納會費,每月以抽籤方式把他的畫作送給會員。對倡揚淡水上層社會附庸風雅的風氣,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目前尚未整修,為非開放空間。

建築特色
此建物主體的空間形式及簷廊磚柱,仍呈現19世紀末磚造洋樓風格。從整體區位來看,此建物連結了紅樓、舊警察局宿舍、媽祖廟及重建街街屋等文化資產,此歷史建築保留於此將使得此區域之歷史風貌更具完整性。

淡水木下靜涯舊居
淡水中正段日式宿舍群 歷史建築 2011/08/03

歷史背景
日式宿舍群所在地為淡水港埠時代最重要的烽火段,日本人統治臺灣後,建為行政機關和宿舍,為淡水重要歷史刻痕所在。目前尚未整修,為非開放空間。

建築特色
宿舍群除建築構造本身外,其外圍牆與穿錯之巷道,連上淡水河景、遠眺觀音山色,是最佳的歷史文化空間。

淡水中正段日式宿舍群
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蹟 歷史建築 2013/01/30

歷史背景
1884-1885年清法戰爭之前,劉銘傳奉命守臺灣,命孫開華提督率軍民於淡水沙崙所建防禦工事,當時雙方在此激戰,皆有傷亡,為臺灣著名之古戰場。

建築特色
城岸為沙土構造,高約四公尺,內外斜坡上窄下寬,易守難攻,為典型之防禦工事,原左內外二重,今僅存外岸四段較為完整。臺灣其他地區尚未發現雷同者,具稀罕性。

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蹟
(約略位置)
基隆港務局淡水宿舍 歷史建築 2013/12/24

歷史背景
該建物坐落於今淡水中正路上,為1966年前所建,供基隆港務局主管居住使用。本建物整體風貌、景觀與週邊古蹟群之關係,具文化資產保存之價值。目前尚未整修,為非開放空間。

建築特色
建築形式為日式洋小屋屋架,木屋架構造及後廊現代主義風格的水平雨庇、現代圓盤柱柱型,是今日少見的近代風格建築。

基隆港務局淡水宿舍

淡水「楓樹湖庄禁牌」

歷史建築

2018/07/05

 歷史背景
立於清道光12年(1832)年,是清領時期楓樹湖庄為規範庄民,維護治安,凝聚村民團結互助及提升善良風氣,兼具教化功能的村庄公約。

 碑碣說明
碑體構造完整,碑文雖然略有風化但仍清晰可辨,具原貌真實性,見證地方發展之歷史。規約嚴禁鼠輩竊取庄中物件及豬、牛、羊、雞、鴨等畜,以安良民、以靜地方。文末開列公議禁約五條,並明罰則,或罰戲一檯或桌一席,頗具鄉約的風格。

新北市淡水區水源里18鄰楓樹湖1號附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