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礦山故事

字級: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

按下歲月暫停鍵——祈堂老街

金瓜石文化館創辦人|蕭錦章品味 水金九的黃金比例:礦山文化50%、祈堂老街30%、山景20%

金瓜石曾是東南亞最大的礦山,金銀銅的產量極大,在當時金瓜石有著亞洲金都的美譽。日本人在此投入許多資金,建設比日本礦區更精良的運輸系統,也為這裡帶進了許多人口及故事。礦業發展為這座山城寫下繁華一頁,也留下許多特有的生活印記。蜿蜒起伏的祈堂老街至今仍保存有昔日的街巷風貌,讓人來到這裡宛若走進時光隧道,總會令人遙想過往。

金瓜石文化館創辦人|蕭錦章金瓜石文化館創辦人|蕭錦章

蕭錦章老師表示,位於地方信仰中心勸濟堂下方的祈堂街,是因著香火鼎盛而發展起來的街區,由於勸濟堂早年叫做祈堂廟,順著廟宇牌樓而下的街道便被稱為祈堂街,如今年它歲已高,便以祈堂老街稱之。

同樣是山城裡的聚落,祈堂老街也有蜿蜒起伏的特色,但這裡不似九份老街有沿路的店家商舖,零星幾家咖啡店、民宿和雜貨店,已是商業交易的全部;民宅建築多維持原味,若有添加,也只是多些盆栽或仿舊的木作、燈具,因此保留了昔日的街巷風貌。蕭錦耀老師說這裡幾乎沒有太大變化,這讓他一回到祈堂老街就像走進時光隧道,總會令人遙想過往。

祈堂老街祈堂老街

早年風華正盛的時候,祈堂街可不是這般悠遠寧靜的模樣,因為它是眾多臺金公司員工和礦工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路,因此形成熱鬧非凡的市集,沿路商家有售生鮮蔬果、玩具,還有冰果室、豬肉攤、飼料行、服飾店、鐘錶行、文具店、租書店、理髮店、百貨行、小吃店,甚至連小溪橋邊都鋪上木板,傍晚攤販就在上面販售立即可食的炸物,下班採買的人潮擠得到處都是,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祈堂老街一景祈堂老街一景

祈堂街不只滿足了居民的吃穿,還有住宿。「以前的人孩子生得多,平均一個家庭有4~6個小孩,但房子都很小、很擠,大家除了吃飯睡覺都想往外跑,所以在這裡長大的孩子絕對不缺玩伴,而且我們什麼都可以玩,連龍眼籽、橡皮筋都可以玩得很開心、很滿足,現在回想起來,那可說是我們這一輩人的童話世界。」

而雖說祈堂街區的居民以礦工居多,生活多半清苦,但每到了晚上,人們要去食堂打打牙祭或有些交際應酬,男性總會換上西裝、女士則換穿洋裝,經過一番正式打扮後才會出門,和白天穿著粗布衣料上工的模樣完全不同。蕭錦耀老師說,這是日本殖民時代的民眾教化,也讓祈堂街的白天和夜晚有著截然不同的景色。

祈堂老街一景祈堂老街一景

除此之外,祈堂街還有特殊的地方景觀,那就是冬季的烤衣服。「金瓜石的冬天實在太潮溼了,衣服和棉被永遠都曬不乾,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居民在門口用木炭生火烤衣服,這時節又最怕小孩尿床,萬一弄濕棉被那可就費工了……」

 

說起這些往事,蕭老師的臉上滿是笑意,那是有過快樂童年才會有的表情。雖然現在祈堂老街已褪去華麗的外衣,但轉身之後,那沉穩樸拙的氛圍反而更引人入勝了。

TOP